黄山市于2009年启动实施了“百村千幢”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,计划用五年时间,对101个古村落、1065幢古民居采取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。

黄山西递村古民居(图片来源:国际在线)

黄山古民居村落(图片来源:百度)

黄山黟县古民居牌楼(图片来源:百度)
黄山市在推进实施“百村千幢”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进程中,不断探索对古民居、古村落保护利用模式,真正使古村落、古民居流传后世,永续利用。
黄山市注重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统一,着力打造新型业态,涌现了一些各具特色的亮点。古村落方面,结合古村落特色,实现“一村一品”。如歙县将渔梁——鲍家庄打造成摄影绘画型,将棠樾、许村打造成文化体验型,将雄村、蕃村打造成乡村体验型,将昌溪打造成文化创意型,将瞻淇、北岸打造成休闲度假型古村落等。在古民居保护方面,市中心城区新安江综合开发工程湖边古村落项目投资3000余万元,从区县遴选古民居13幢,集中迁移至“山水画廊”新安江畔,着力打造集旅游观光、休闲、度假一体的高端旅游产品等。
该市对列入工程的101个古村落、1065幢古民居实行统一编号挂牌保护利用,建立健全古村落、古民居保护利用的档案资料,做到一村一档、一幢一档。
|